【行风建设】防微杜渐,三十个行风问题“小微行为”清单!
来源:行风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16:10:00 浏览次数:2

医疗行风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,直接关系患者就医体验与医疗行业形象。现将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三十个行风问题“小微行为”清单列出,以供全体医务工作者自查自省、立行立改使用,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。

一、服务态度与职业素养类

1.对患者态度冷漠:接诊时不抬头、不回应,语气生硬或不耐烦。

2.敷衍沟通:不认真倾听患者诉求,简单打断或用“不知道”“自己看说明书”等敷衍回答。

3.拖延推诿:对患者合理需求(如咨询、开单、换药等)故意拖延,或推诿至其他科室。

4.轻视患者隐私:在公开场合大声讨论患者病情、用药或个人信息。

5.迟到早退:门诊/值班期间未按时到岗,或擅自离岗、提前下班。

6.工作期间玩手机:接诊时频繁看手机、聊微信、刷视频,分散注意力。

7.对待患者区别对待:对熟人患者优先插队、特殊照顾,对普通患者态度敷衍。

8.缺乏人文关怀:对老年、儿童或重症患者缺乏耐心,未主动提供便利(如协助轮椅、优先安排)。

二、医疗行为规范类

9.过度检查/用药:未按诊疗规范开具检查单或处方,存在“大处方”“重复检查”倾向。

10.简化操作流程:执行护理、注射、采样等操作时,未严格核对患者信息或省略消毒等步骤。

11.泄露患者信息:将患者病历、检验结果等隐私信息随意告知非相关人员。

12.违规外转患者:为谋取利益,将本院可诊治的患者推荐至外院或私立机构。

13.伪造医疗记录:补写、篡改病历或检查报告,掩盖工作疏漏。

14.接受患者馈赠:收受患者或家属赠送的土特产、礼品卡等“小恩小惠”。

15.暗示索要钱物:以明示或暗示方式(如“这事有点难办”)向患者索要红包、好处。

三、行政与廉洁纪律类

16.考勤造假:通过代打卡、虚报加班等方式伪造考勤记录。

17.公车私用:使用医院公务车辆办理私人事务(如接送家人、购物等)。

18.虚报费用:在差旅、采购等报销中虚增金额或伪造票据。

19.滥用职权: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、朋友开“绿灯”(如插队挂号、优先安排检查)。

20.拉帮结派:在科室或医院内搞小团体,传播小道消息,破坏团队团结。

21.消极怠工:对医院部署的任务(如疫情防控、创文检查等)消极应付、敷衍了事。

22.违规兼职:在外部机构(如私立诊所、医药公司)兼职取酬,影响本职工作。

四、行业作风与廉洁风险类

23.收受医药代表回扣:通过“统方”“处方返利” 等方式,从药企、耗材供应商处收取提成。

24.违规参与营销:为保健品、美容机构等非医疗相关企业介绍患者,谋取利益。

25.泄露商业机密:将医院药品采购价格、招标信息等内部资料透露给外部人员。

26.违规发布广告:未经审批在院内或社交媒体发布夸大疗效的医疗广告。

27.投诉处理不当:对患者投诉不记录、不反馈,或包庇涉事人员,拖延处理。

28.浪费医疗资源:随意丢弃未用完的药品、耗材,或违规使用公用物资(如打印纸、试剂)。

29.酒后上岗:工作日午间饮酒,或酒后参与诊疗、值班,影响工作状态。

30.传播不实信息:在院内或网络上散布关于医院管理、医疗质量的不实言论,引发负面舆情。